【全場景覆蓋】ALK測試平臺實現單槽1000-3000Nm3/h測試能力,兼容4×1000Nm3/h多對一系統聯調;
【極限驗證】支持冷啟動、1分鐘熱啟動、±10%/秒動態響應等嚴苛工況模擬;
【能效優化閉環】依托PWM制氫電源將直流紋波控制在1%以內,配合氣液分離純化系統使氫氣純度達99.999%;
【智能安全防線】實證基地配備AI氣體泄漏監測,控制系統實現毫秒級急停響應。
【HyBrain智慧氫能管理系統】作為"超級大腦",實現多制氫系統與風光儲網的動態協同,通過系統集成、能量管理和集群控制,能夠使場站的制氫效率和產氫量提升3%;
【SMS電解槽管理系統】搭載多個高精度傳感器,通過"五維健康度評估模型"“多層級安全防控機制”等,為電解槽的健康狀況提供精準畫像,能夠智能分析和提前預警,為電解槽的穩定運行保駕護航;
【材料測試數字實驗室】電解槽微縮測試平臺結合機器學習,將新型電極材料研發周期縮短60%。
"這不僅是數據看板的升級,更是研發邏輯的革命。"產品中心總經理孫龍林展示著大屏上的三維流體仿真模型:"通過流場PIV可視化與超算仿真結合,我們優化了流道設計,使電解槽直流能耗降至4.02kWh/Nm3?!?/span>
【產品迭代加速】研發人員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對產品進行多輪測試和優化,快速驗證新技術、新工藝的可行性,從而加速產品的不斷創新和升級。
【質量防線前移】材料測試平臺篩除多批次不合格隔膜,筑牢關鍵部件質量防線,從而確保電解槽成品合格;
【交付周期壓縮】通過虛擬仿真調試技術,1000Nm3/h電解槽現場調試時間縮短至1周之內。
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(陽光氫能科技):從20MW到30MW,陽光氫能全維度升級實證基地
根據《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(2020)》預測,2030年中國氫氣需求量達3715萬噸,2050年達9690萬噸。有分析認為,電解水制氫將逐步作為中國氫能供應的主體,在氫能供給結構的占比將在2040、2050年分別達到45%、70%。
因此,在“雙碳”背景下,電解水制氫項目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熱點話題。為促進行業信息流通,艾邦建有制氫產業交流群,聚焦氫氣生產、堿水/PEM電解槽(隔膜、極板、催化劑、極框、密封墊片等)、PPS、質子交換膜、鈦金屬、鎳網等產業鏈上下游,設備,材料,配件等配套資源,歡迎大家加入

